导读:近日,易航智能NOA(领航辅助驾驶)行泊一体方案正式量产上市。
这套NOA系统是基于2颗德州仪器TDA4开发,感知硬件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涵盖16项行车功能、10项泊车功能,诸如自动并线超车、自动上下匝道、自动路网切换以及长距离记忆泊车、融合泊车等均可实现,构建了NOA功能最完整的形态。该方案仅用16TOPS算力即可实现NAO功能,且成本降低50%以上低至1万元以内。
据创始人兼 CEO陈禹行介绍,易航智能的这套NOA系统是基于2颗德州仪器TDA4开发,感知硬件包括5个毫米波雷达、11颗摄像头以及12个超声波雷达,涵盖16项行车功能、10项泊车功能,诸如自动并线超车、自动上下匝道、自动路网切换以及长距离记忆泊车、融合泊车等均可实现,构建了NOA功能最完整的形态。
陈禹行表示,“NOA已经完成了从概念到落地,接下来将进入大规模前装量产阶段,这一阶段找到功能和成本之间的平衡极为重要。易航智能NOA行泊一体方案,相较已经上市的方案成本降低了50%以上,并且除了高速公路之外,在城市环线、城市快速路也能带来沉浸式的驾乘体验。”
在陈禹行看来,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没有计算力做支撑,就是空中楼阁。如何用相对较小的算力驱动自动驾驶的“大智慧”,成为大规模量产必须面对的问题。易航智能从算法优化和算力优化两方面入手,提供了解决之道。
算法优化层面,算法剪枝是其中一种方法。易航智能以创新的Scalpel的模型剪枝方法论,对模型进行压缩,充分激发算子的能力,提升模型的运转效率。另一种方法是知识蒸馏。易航智能自研了一套自动驾驶算法模型(大模型),在NOA行泊一体算法的训练上,通过知识蒸馏的手段,让NOA的模型直接向大模型来学习,充分继承大模型的优秀基因,提升算法精度。
算力优化层面,易航智能的技术团队打通了小模型平台和高精度多任务训练之间的隔阂,实现了障碍物检测、图像分割、交通标志检测等共享Backbone,极大降低了算力的消耗。
“最终,我们成功用16TOPS算力实现了某些车型几十甚至上百TOPS才能运行的NOA行泊一体功能”。陈禹行称,易航智能是目前行业内唯一能在自动驾驶芯片 TDA4 (TI 推出的新一代面向高级别自动驾驶芯片)上做出 NOA 行泊一体方案并应用于量产上市车型的服务商。通过灵活的硬件配置组合,这一方案的成本能够覆盖到15万元以内的车型,让NOA不再是豪华汽车的专属。
陈禹行表示,在实现无人驾驶这个终极目标的道路上,易航智能选择以场景为核心的渐进式发展路径。
易航智能的产品线布局也践行着场景持续拓展的理念,从基础辅助驾驶ADAS+APA、到高级辅助驾驶ADAS+HAVP、再到领航辅助驾驶NOA+AVP以及全场景自动驾驶FSD,组成了易航智能立体化的产品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搭载易航智能NOA行泊一体方案的上汽大通MAXUS 定点车型已于今年4月正式上市。与此同时,易航智能下一代城市全场景FSD方案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发之中,预计今年底或明年初问世。
易航智能成立于2015年,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自主研发。此前获得经纬中国、中金资本、源码资本、明势资本等知名创投机构,以及广汽集团旗下广汽资本和新造车势力代表理想汽车等主机厂的战略投资。主营自动驾驶解决方案(ADAS、NOA、FSD)、域控制器、摄像头模组、驾驶算法与软件等产品,设有北京研发中心、苏州研发中心及工厂、固安测试基地,主要客户包括理想汽车、江铃雷诺、上汽大通、威马汽车等主机厂。
其创始人兼CEO陈禹行是吉林大学车辆工程专业博士,师从吉林大学郭孔辉院士、UC Berkeley 美国工程院院士J. Karl Hedrick 教授,精通车辆动力学和控制、驾驶员模型和故障诊断。在美就读期间于VDL和MPC实验室负责车辆智能控制项目,参与丰田北美研发项目和沃尔沃研发项目;在国内负责过多项大型底盘集成控制项目和课题,拥有三十余项发明专利。
产品功能
产品服务